員工風采

樂山打造第三張世界級名片? 夾江東風堰-千佛巖對標4A級景區
時間:2020.07.15  來源:  點擊數:643

  


  樂山夾江東風堰-千佛巖景區。(樂山市文廣旅局供圖)

  ???

  “開放至今,已接待游客10000余人次,符合預期?!?月14日,樂山市夾江縣文體旅局負責人告訴記者,距離景區提升改造竣工并迎客剛好一個月,夾江重頭景區東風堰-千佛巖迎來了這組可喜的數據,游客突破萬人次大關。

  東風堰位于樂山市夾江縣青衣江流域,是四川省第一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,也是繼樂山大佛、峨眉山之后樂山市的第三處世界遺產,與千佛巖石窟造像群構成了青衣江畔動靜相宜的歷史文化走廊。隨著人們對文化旅游需求的提高,東風堰-千佛巖景區對標國家4A級景區,進行提質升級十分必要。

  對標4A級景區提質升級動作快

  東風堰流經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——夾江千佛巖石窟造像群時,依山而建,穿山鑿石,又被人們稱為穿山堰,青衣江水從石窟造像群下隱身而過,包容共存,歷史文化厚重。2014年,東風堰與浙江麗水通濟堰、湖南新化紫鵲界梯田及福建莆田木蘭陂一起,被列為我國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,而與東風堰相連的千佛巖被譽為四川版的“莫高窟”。

  為向游客呈現夾江的厚重文化和秀美景色,去年1月,樂山市啟動了東風堰—千佛巖景區創建國家4A級景區工作,直接投入達6500萬元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今年1月24日開始,景區暫停接待游客,全力以赴進行提升改造,于2月12日開始復工,景區硬件設施改造涉及水文站、舊水電站、游客中心、雨花池景觀、停車場、聚賢街、水文化陳列館、游山步道等基礎配套設施,可謂“事無巨細”。

  通過改造、提升、擴展,東風堰—千佛巖景區成為了夾江縣的文旅頭牌,形成了包含藏羌彝文化產業園區禪意小鎮、聚賢街、東風堰水文化陳列館等多個景點的大景區,建成了可容納220輛車的生態停車場、4個3A級廁所,完成了3.6公里環山道路和其他基礎設施改造升級。樂山市文廣旅局負責人表示,繼峨眉山、樂山大佛后,東風堰-千佛巖將成為樂山市第三張世界級旅游名片。

  提質升級要軟硬兼施。為提升游客體驗感,在竣工開門迎客之前,夾江縣文體旅局組織80余名旅游從業人員,進行技能專題培訓,從導游講解到文物保護,從禮儀接待到疫情防控,從應急搶險到消防演練,培訓內容豐富多彩。

  新業態多種多樣樂山第三張世界級名片耀眼

  據了解,升級后的東風堰—千佛巖景區,整合了世界灌溉遺產東風堰和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千佛巖,打造了雨花池、聚賢人文街、藏羌彝文化展示館等精品景點,展示東風堰、千佛巖、茶馬古道、夾江竹紙、夾江年畫等歷史人文故事,將向游客傳遞夾江的千年文化底蘊。

  “很多年沒來了,新景區讓人眼前一亮?!?月14日,樂山市民肖友全告訴記者,如今游覽東風堰-千佛巖景區,既有文化又有體驗,增添了很多樂趣。隨后,記者隨講解員來到千佛巖,抬頭仰望著那些精美的摩崖造像讓人嘆為觀止。據統計,千佛巖共有162窟石刻,2470多尊造像,開鑿于隋唐年間,距今已經有1300多年的歷史。

  夾江縣縣長漆賓告訴記者,東風堰-千佛巖只是夾江文旅發展的亮點之一。下一步,夾江將以“景城一體”為目標,打響“世界遺產東風堰、峨眉山下千佛巖”品牌,串聯整合東風堰-千佛巖景區與世遺公園、青衣江生態廊道、文化長廊、望峨樓等城市地標,打造夾江景觀紐帶、樂山全域旅游的核心節點,展現“世遺國寶”文化魅力。(記者?楊藝茂)


備案: 蜀ICP備20021530號  版權所有:四川建興工程造價咨詢有限公司
青青久久中文字幕av